天山物证七十载⑩丨从人工售票到智能刷卡,看乌鲁木齐公交之变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孙红霞
今年4月20日,乌鲁木齐“2路印记·城市畅游专线”正式开通运营,成为乌鲁木齐市首条城市畅游专线。在停运14年后,2路公交车重新回归,是乌鲁木齐推动公交服务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瞧,车厢内的“复古”纪念车票仿佛在诉说着乌鲁木齐公交的故事。
2025年4月20日,乌鲁木齐“2路印记·城市畅游专线”正式开通运营。图为车厢内的“复古”纪念车票。梁淑芳摄
从纸质车票到“数字公交卡”,从人工售票到智能刷卡,乌鲁木齐市的公交服务不断改善,支付方式持续更新,折射出百姓出行的变迁。
7月12日,2025新疆超级草莓音乐节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天山明月城激情开唱。一些年轻乐迷在八楼站轻点手机支付,坐上2路公交车,前往音乐节现场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乌鲁木齐2路公交车就是贯穿城市南北的一条主要公交路线,也是很多市民每天通勤的必选交通工具。当时,2路公交车上实行人工售票,车票是纸质票。曾经在2路公交车上担任售票员的市民吕春丽回忆说,票价是根据乘车站数计算的,全程票价是两角五分钱。因跨段票价不同,很考验售票员的业务能力。售票员要背着票夹不时在乘客中穿梭,“请往里走”的声音是车厢里经常响起的背景音。
从售票员指间的油墨票卷,到数字流光汇入公交系统,在无声的时光中,乌鲁木齐公交车的支付方式一直在革新与升级。
2001年,乌鲁木齐市公交车试运行无人售票,无人售票投币箱宣告了人工售票的落幕。吕春丽则从售票台转坐驾驶室,成为2路公交车的司机。2011年,乌鲁木齐市开通两条BRT线路后,2路公交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7月20日,乌鲁木齐红山一卡通有限责任公司客户服务部工作人员贾茜介绍,2002年,乌鲁木齐公交车开始推行公交IC卡,终结了纸质车票时代。
公交IC卡是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通过内置芯片和感应线圈实现快速刷卡支付,具有存储容量大、安全性高、可反复充值等特点。公交IC卡最初采用的是M1卡,在使用中,M1卡容量小、无法扩展应用、安全性能差等缺陷日益凸显。2017年,第二代公交IC卡(CPU智能卡)开始取代M1卡,CPU智能卡采用实名登记,安全性和可拓展性更强。
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加智能、便捷的公交支付方式走入市民生活。贾茜说,2017年8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APP“红山通”正式推出。用户完成实名注册后就可实现手机扫码乘车,也可在线充值,为市民消解了零钱窘迫与忘带公交卡的焦虑。依托红山一卡通数据平台,乌鲁木齐还全面开通银联卡移动支付功能,市民用一张银联卡,也可以实现刷卡乘车。
这是2路公交车的四种互联互通公交卡,可以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使用。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孙红霞摄
此外,借助接入全国互联互通平台的契机,乌鲁木齐开始发行互联互通公交卡。2路公交车的互联互通公交卡,除了在乌鲁木齐可以乘坐公交、BRT、地铁,并分段计价公交线路外,还可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使用,使用时需以当地政府及运营企业发布的使用范围及票制票价政策为准。
现在,乌鲁木齐公交卡已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市民即使没带公交卡,只需一部手机,也能很方便地穿梭于城市各条公交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