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飞虎情谊” 共谱人文交流新篇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
7月21日晚,在中美“飞虎队”友谊合作学生交流会现场,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学生马克斯·韦斯特·拉西拉身着唐装,以娴熟指法奏响古筝曲《渔舟唱晚》,传统旋律里的东方韵味,赢得中美师生满堂喝彩。
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学生马克斯·韦斯特·拉西拉身着唐装,弹奏古筝。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摄
“我从初中起接触中文,后来迷上了中国传统乐器古筝,大学期间还辅修了中文。”马克斯坦言,在新疆聆听独它尔、热瓦普的演奏令他震撼,“毕业后计划来中国攻读硕士学位,我也一定会再来新疆。”他说。
一曲弹罢,新疆艺术学院学生穆尼莎·艾尼瓦尔以一段民族舞蹈对美国学生发出邀约,中美学生聚在舞台中央,和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
“亲身体验新疆多元文化,感觉太奇妙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市中央高中学生安妮·路易丝·西蒙·布耶说。
“这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交流,也让我结识了新朋友,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穆尼莎笑着说,已和美国朋友约好,要把这份友谊延续下去。
中美双方学生合影记录下美好瞬间。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摄
受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邀请,美国23名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及企业家代表,连同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纽约州等7个州的70名师生代表,于7月21日至23日参访新疆,续写“飞虎情谊”。
时光回溯至1941年,美国将军陈纳德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援华抗日。2000余名美籍队员牺牲,200多名幸存者被中国民众营救,许多中国人为此献出生命。1998年,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成立,以纪念这段历史、促进相关研究。
“飞虎队的故事是两国人民共有的历史财富。”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说,80多年前,飞虎队队员曾翻越天山、昆仑山开辟“驼峰航线”,与中国人民并肩抗敌。
去年12月,该基金会为新疆大学、新疆艺术学院、喀什大学、伊犁师范大学、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等7所学校授牌“飞虎队友谊学校”。如今,美国学子跨越山海而来,正是对这份情谊的接续。
“80多年前,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共筑血肉长城。今天,我们以‘飞虎队友谊学校’为纽带相聚,传承的是勇气、信任与协作。”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苏文昕说,青年之间的理解与友谊是两国关系的根基,愿以行动让中美纽带更牢固。
“空中俯瞰时,山脉、沙漠的色彩与城市的高楼让我惊叹;飞机落地后,人们很友善,还有很多的美食及传统艺术体验,都让这次经历无比珍贵,能帮学生深入认识中国新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市中央高中教师莎伦·雷内·沃克对新疆赞不绝口,希望学生们能够延续“飞虎情谊”,增进双方的了解,结下深厚的友谊。
去年7所学校获授“飞虎队友谊学校”,不仅是荣誉,更是友谊接力棒。新疆大学党委书记代斌说,“当年飞虎队翱翔天际的勇气,正化作今人架起民心相通桥梁的热忱。愿我们以今日交流为约,让飞虎故事延续,让中美青年友谊如天山雪松般坚韧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