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充电之旅”解锁文学创作新境界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 朱马别克·卡德尔别克)7月的阿勒泰,草原与雪山相映成趣。7月25日,阿勒泰地区“文化润疆”中青年作家培训班开班,在为期4天的培训中,来自全疆的作家学员们开启了一场关于文字、土地与梦想的“充电之旅”。
“阿勒泰地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广平作的题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开创阿勒泰文学新辉煌》的讲座,让我对文学创作的时代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来自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作协的学员蒋小寒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要点,“讲座里说‘文学要扎根人民、扎根大地’,这和我创作文学作品的初心不谋而合。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笔端,才能让创作的文学作品既有泥土味,又能表达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听了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张二棍的授课,地区诗词协会主席徐宜田说:“作为阿勒泰本土文学爱好者,在接下来的文学创作中,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将历史文脉传承弘扬下去,谱写出更多我们这个时代的华美篇章。”
阿勒泰本土作家周智慧、杨梅莹等分享了在毛泽东文学院、鲁迅文学院培训时的感悟及创作经验;中国作协会员、哈尔滨市作协副主席孔广钊结合在阿勒泰的采风创作,以《人人都是小说家》为主题,开展了文学载体之间的探讨。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听到老师们怎么把阿勒泰人民淳朴的生活、老辈人的故事转化成有感染力的文学表达——就像把山间的泉水引进自家田,既保持那股清冽,又能滋养出新的生机。”
对于阿勒泰文学艺术界而言,本次培训更像一次“蓄力”。近年来,地区文学创作虽涌现出一批反映本地美好生活的文学作品,但在精品数量、题材深度上仍有提升空间。此次培训通过“请进来”“传帮带”的模式,既为中青年作家打开了外部视野,也强化了扎根本土的创作自觉。
接下来的几天里,学员们将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在交流碰撞中汲取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