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筑巢引凤来! 地区以园区为“引擎” 驱动经济发展“加速跑”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楠
塔吊林立的建设现场、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络绎不绝的招商洽谈…… 盛夏时节,阿勒泰地区各工业园区一派繁忙景象,成为拉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今年以来,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以“规划引领+改革赋能+项目驱动”为抓手,聚焦园区承载能力提升,通过强平台、补基建、促改革、引招商、优服务等“组合拳”,推动园区成为产业集聚“洼地”、经济增长“高地”。截至目前,全地区入园企业达516家,其中,工业企业204家;1—5月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7.64亿元,对地区工业经济贡献率超78%。一幅“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的发展图景正加速展开。
资料图 阿尔达克·拜斯汗摄
强平台:构建多层次园区发展矩阵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更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园区平台建设作为“先手棋”,持续优化空间布局,成功申报哈巴河县、布尔津县、阿勒泰市3个自治区级园区,形成“1个国家级边合区+6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协同发展格局,并积极推动7个园区纳入国家开发区目录。
值得关注的是,黑龙江富蕴工业园区于6月30日顺利通过自治区现场认定,成为新疆自2025年2月实施化工园区新建设标准以来,全疆首家启动并达标的工业园区。这一突破,标志着地区在专业化园区建设上走在了全疆前列,为化工产业规范化、集群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补基建:“九通一平”筑牢发展根基
“要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基础设施必须先行。” 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园区招商科科长罗静表示。
围绕园区发展需求,该局统筹谋划供水、供热、通路、燃气等“九通一平”建设项目38个,目前,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7个项目列入重点推进清单,涵盖园区物流通道、能源保障、环保设施等关键领域。随着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园区从“粗放型发展”向“功能型升级”转变,为高端产业落地提供了更优硬件支撑。
促改革:机制创新激活内生动力
改革是园区发展的“关键一招”。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制定《深化工业园区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17项改革任务、29条具体措施为“路线图”,目前已完成12条改革举措。其中,阿勒泰福海工业园区改革试点方案持续细化,通过引入专业团队,推动园区管理向“市场化”转型。
“改革后,园区具有公共属性的审批事项进行统一评估,供园区内入驻项目免费共享使用。推行‘一窗受理、代办服务’模式,编制高频事项帮代办指南,通过帮助入园企业快速办理前期手续,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 ”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冯翠伟表示。
引招商:精准招商催生产业集聚效应
园区的“巢”筑得牢不牢,关键看能否引来“金凤凰”。阿勒泰地区以园区为招商主阵地,依托地区产业招商大会、援疆对接活动等,聚焦氢能产业、合金产业、电子箔、玄武岩纤维等清洁能源负荷侧项目,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
目前,地区工业领域招商项目库实现动态更新,梳理在谈项目13个、落地项目22个,一批国内其他省份产业链下游企业正加速向阿勒泰转移。
优服务:专业化赋能提升发展能级
人才是园区发展的“智力引擎”。今年,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举办2025年阿勒泰地区园区高质量发展培训班,邀请商务部、苏州工业园区等专家 “传经送宝”,培训覆盖“管委会+公司”模式、招商引资等关键领域。同时,依托园区引才育才项目,出台专项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为园区发展注入智力动力。
从“筑巢”到“引凤”,从“集聚”到“集群”,阿勒泰地区正以园区为支点,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杠杆”。随着载体平台更优、基础设施更实、体制机制更活、营商环境更暖,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新舞台”、投资兴业的“新高地”。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园区为主阵地,深耕产业培育,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让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冯翠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