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香飘农家乐,听她讲述“阿勒泰的故事”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
铜壶在炉灶上咕嘟作响,蒸汽裹挟着茶香与奶香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沙特克农家乐弥漫开来。今年55岁的革命古丽·吐尔斯别克手持银勺,动作娴熟地将研磨后的沙棘粉撒入沸腾的茶汤,又倒入新鲜的牛奶,手腕轻抖间,黄色的茶汤与雪白的奶液翻涌交融。
“这是新做的‘沙棘养生茶’,酸酸的味道能中和奶的醇厚,客人都爱喝!”她一边说,一边用漏斗滤出浮沫。
革命古丽·吐尔斯别克在制作“熏肉奶茶”。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 摄
在这个充满民族风情的小院里,这样的调配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说起与奶茶的缘分,还得从革命古丽小时候说起。六七岁时,她就在夏牧场跟着妈妈挤牛奶、煮奶茶。记忆里,夏牧场时常缺茶叶,妈妈便就地取材,用天然植物替代,煮出别有风味的奶茶。“那时候蹲在灶台边,看着妈妈用晒干的薄荷煮茶,再兑上新鲜的牛奶,奶香混着草香,喝上一碗,浑身都暖融融的。”7月1日,革命古丽回忆道。
5年前革命古丽经营农家乐的同时,全身心投入奶茶制作,她喜欢参加阿勒泰市举办的各种奶茶比赛。在赛场上,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参赛者切磋技艺,互相分享经验,革命古丽说,这些交流碰撞,让她的奶茶配方不断丰富。
革命古丽居住的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有哈萨克族、汉族、蒙古族等7个民族,邻里之间常常相互走动,分享美食与生活。革命古丽家的小院便成了“美食交流站”——蒙古族邻居送来炒米,维吾尔族大姐分享玫瑰花酱,汉族朋友带来红枣枸杞,这些带着情谊的食材,最终都化作她铜壶里的醇香。每年冬宰后,革命古丽会特意留下部分熏肉,等到开春肉香最浓时,将其切碎融入奶茶。“肉香混着奶香,再撒一把塔尔米,既饱腹又暖心。”每当这时,她都会邀请周边邻居一起来品尝。这款“熏肉奶茶”也成了待客佳品。
在革命古丽的奶茶柜里,整齐摆放着塔尔米、炒米、玫瑰花干、薄荷、黄芪等几十种配料,这些食材在她的巧手下,孕育出一种种不同风味的奶茶。“每一种奶茶都不一样,就像56个民族,各有特色,却又紧紧连在一起。”她擦拭着铜壶,眼神里满是热爱。
靠着精湛的技艺和不断创新,革命古丽拿了不少荣誉:阿勒泰市奶茶茶艺大赛一等奖、阿勒泰地区十佳奶茶茶艺大师……可她没有满足,心里总想着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如今,革命古丽的微信朋友圈成了“奶茶文化课堂”。她定期分享制作塔尔米奶茶、百合花枸杞茶的过程,从原料配比到火候把控,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评论区里,网友们留言请教,甚至有年轻人专程赶来拜师学艺。“我的徒弟里有哈萨克族、汉族的姑娘,也有蒙古族姐妹。”革命古丽笑着说,她希望把这些奶茶配方传给更多年轻人,让这一碗碗盛满民族情意味道的饮品,飘向更远的地方。
如今,沙特克农家乐里,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围坐在一起,捧着热气腾腾的奶茶,听革命古丽讲述着每一种奶茶背后的故事。
在革命古丽的铜壶里,翻涌的不只是香浓的奶茶,更是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是民族团结的深情厚谊。那一缕缕茶香,正带着阿勒泰的故事,飘向更远的地方。